耳聋基因检测项目
时间: 2023-12-19
A+ A-  

常见耳聋基因检测项目介绍

  根据文献报道,现在已经发现了300多个耳聋相关致病基因,而在中国人群中常见的遗传性耳聋相关致病基因包括GJB2,SLC26A4、MT-RNR1和GJB3等。下面主要对这4个基因,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耳聋基因研究概述
  十多年来,药物所一直开展常见耳聋基因检测相关研究,发表国家级论文多篇。2014年~2018年,先后在福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等地开展了免费耳聋基因检测与遗传咨询,对约750例携带线粒体突变、但听力正常的药物敏感性人群进行了有效的预警,得到福建省各地聋校学生及聋人朋友的广泛好评,普及了耳聋防治康复的医药科学知识。
  一、GJB2基因【基因简介】
  GJB2是最早认识的与先天性重度耳聋相关的基因,在各个不同种族人群的极重度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患者中,单纯由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听力损失高达30-50%。研究表明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听力损失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近年来的报道发现有些族群有一定比例的轻度耳聋患者,少数有进行性的变化,可以表现为先天性聋、非先天性的语前聋、语后聋和迟发的听力下降,其发病年龄从6-8个月至20岁。有些新生儿通过了标准的新生儿听力筛查,但随后出现GJB2突变导致的迟发性听力损失。尽管目前已经发现GJB2基因有100多种突变,但大部分突变集中发生在少数位点上。在多数人群中,35delG突变在所有致病性突变中所占比率高达70%。在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突变形式则为235delC,在致病性突变中占74.14%,其次是176_191del16、299_300delAT、35delG等。
  【遗传方式】大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患病类型】GJB2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可以导致先天性耳聋或迟发性耳聋,发生杂合突变则会为耳聋基因的携带者。而耳聋基因携带者将来在孕育下一代时,如果他的配偶也是GJB2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那么他们的后代将有25%的概率为耳聋患者,50%的概率为携带者。
  二、SLC26A4基因
  【基因简介】SLC26A4是临床常见的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致病基因。SLC26A4基因突变也可导致相对较常见的Pendred综合征,该综合征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耳聋的发病多在新生儿期或幼年时期。除耳聋外,Pendred综合征患者的另一临床特征为甲状腺肿大,是由于甲状腺细胞碘运输障碍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多发生在青春期或成人期。因此,青春期的甲状腺肿和幼年的听力损失即成为Pendred综合征的典型特征。Pendred综合征患者的耳蜗存在结构异常,可表现为Mondini畸形或前庭水管的扩大。部分患者单纯表现为前庭水管扩大合并耳聋,而无甲状腺肿的表现。已知SLC26A4基因有数以百计的突变形式,但中国聋哑人群中常见致病突变为IVS7-2A>G,在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中此突变的发生更为常见。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患病类型】该基因的纯合或复合杂合突变会造成后代为Pendred综合征或大前庭水管综合征患者(“一巴掌致聋”)。其孕育下一代的风险与GJB2相同。
  图片1.png  三、MT-RNR1基因
  【基因简介】
MT-RNR1为线粒体基因,编码12SrRNA,其中1555A>G与1494C>T两个突变位点是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耳毒性敏感致病位点,携带此两位点的人群在接触氨基糖苷类药物后,可能会出现“一针致聋”。在中国,药物性耳聋的发病率超出了原有的想象,在一系列基于门诊散发耳聋患者检测的文献报道中,发现约5%的患者是由于MT-RNR11555A>G突变导致,而在聋哑学校等特殊群体,则高达12%的患者是由于MT-RNR11555A>G突变接触氨基糖苷类药物而致聋。因此,药物性耳聋导致的听力损失在我国影响人群较广,如果不应用分子手段筛查很难提前发现和预知。
  【遗传方式】线粒体母系遗传。
  【患病类型】携带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受检者,其母亲家族中的亲属,应该筛查该基因位点。如果存在该基因突变,应避免使用氨基糖甙类等耳毒性药物。
  四、GJB3基因
  【基因简介】GJB3基因是我国夏家辉院士在国内两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大家系中定位并克隆的本土第一个耳聋相关基因,其错义突变538C>T被认为与语后高频听力下降有关,遵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由于GJB3基因突变在中国人群中携带率低(小于3%),且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不密切,甚至在临床上发现数个纯合突变携带者的听力正常,因此考虑此突变可能不是耳聋的唯一病因。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检出GJB3基因538C>T杂合或纯合突变,提示小儿携带GJB3基因突变,但由于GJB3基因型与与表型关系不密切,提示以后可能发生耳聋或不发生耳聋的可能性均存在,因此需要长时期听力监测.小儿不一定出现耳聋,如果小儿听力筛查通过,可密切观察小儿听力言语发育,因GJB3基因突变的部分携带者与迟发性耳聋关系较为密切,建议受检新生儿定期复查听力。平时注意避免各种听力损害环境因素,如噪声、耳毒性药物、头部外伤、感冒发热等。听力下降时应及时治疗。
  【遗传方式】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病类型】GJB3基因错义突变538C>T被认为与语后高频听力下降有关。由于GJB3基因突变在中国人群中携带率低(小于3%),且其基因型与表型关系不密切,甚至在临床上发现数个纯合突变携带者的听力正常,因此考虑此突变可能不是耳聋的唯一病因。

  耳聋基因检查的适应人群
  (1)各种不明原因的耳聋人群,包括先天性聋和后天性聋;
  (2)病情需要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的人群,如链霉素抗结核;
  (3)家族中有不明原因或明确遗传性聋的听力正常人群,检测是否为缺陷基因携带者;
  (4)家族中有不明原因耳聋的听力正常人群婚前检查;
  (5)已生育一耳聋后代,做产前聋病基因诊断之前;
  (6)耳聋患者结婚或生育前。